又到一年毕业季,就业机会纷至沓来,但与此同时,各类针对毕业生的诈骗手段也悄然潜伏。电气工程学院特此推出毕业就业反诈宣传专题提醒,希望2025 届毕业生认真阅读,提高警惕,守好求职 “第一关”。当前正值求职高峰期,一些不法分子常借此设下陷阱,以 “高薪低门槛”“付费内推”“付费实习” 等为诱饵骗取钱财,损害就业权益,甚至误导、诱骗学生从事传销、信息网络犯罪等活动。请同学们务必了解常见的就业陷阱,做到 “五防三要”,避免踩 “坑”,确保顺利、安全、安心就业。
五大求职骗局,务必警惕:
1. “高薪轻松”虚假招聘
话术:“月入过万”“零门槛入职”“居家办公日结”
提醒:远超行业水平的薪资、无需面试直接录用,往往是刷单、传销或信息收集骗局。
2. “培训贷”陷阱
话术:“先培训后付款”“包就业,不成功不收费”
提醒:实则诱导贷款缴费,最终既没工作又背负债务。
3. 非法中介与乱收费
话术:“交押金拿offer”“收体检费、工装费”
提醒:正规企业录用前不收任何费用!凡收费,皆可疑。
4. 伪造Offer与合同陷阱
话术:“秒发电子offer”“合同只是走个形式”
提醒:非官方邮箱发送、条款模糊、口头承诺不写入合同,风险极高。
5. 个人信息泄露
话术:要求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号、手机验证码
提醒:绝不随意提交证件,必要时标注“仅供求职使用”并加密处理。
安全求职“七要”原则:
1.要核实企业资质
通过企查查、天眼查等平台查询企业信息,确认真实合法。
2.要谨慎签署协议
逐条阅读合同,重点关注薪资、岗位、解约条件,不签“空白合同”。
3.要留存关键证据
保存招聘信息、聊天记录、邮件、协议等,以备维权。
4.要主动沟通求助
遇到可疑情况,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或学院就业老师。
5.要增强安全意识
不轻信“内推捷径”,不参与“拉人头”,警惕“校园创业”陷阱。
6.要选择正规渠道
优先通过学校就业网、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官方渠道求职。
7.要善用法律维权
遭遇侵权,保留证据,及时向学校、劳动监察部门或公安机关报案。
青春逐梦,安全先行:愿每一位电气学子都能擦亮双眼、理性择业,远离骗局,在奔赴未来的路上行稳致远!
如有疑问,请及时联系学院学工办或辅导员老师。